今年以来,省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战略部署,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自4月份以后逐步企稳回升,至11月份已实现了全年保增长目标。
1—11月份,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60.9亿元,同比增长27%,提前一个月实现全年保增长目标,监管企业累计实现利润98.2亿元,呈现逐月回升态势:1月份亏损5.7亿元,3月份亏损额减至3.49亿元,4月份扭亏盈利2亿元,11月单月实现利润18.4亿元。在26户监管企业中,累计盈利的企业有22户,盈利额达98.87亿元;另有4户企业亏损6645万元。
2008年底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省大部分企业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石油、有色金属、重型汽车、钢铁、煤化工等行业最为突出。面对困局,为支撑全省今年经济增长13%的目标,经过深入调查,我省确定了全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0%的目标。为确保目标的完成,省国资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积极与省银监局等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有组织地向监管企业增加授信和贷款,先后组织延长、有色、煤化分别与建行签订了300多亿元的授信协议。同时,支持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审核批复了企业债券融资共计200多亿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向重点企业注入资本金,提升企业的发展实力,先后向陕汽、电子信息集团、秦川机床工具等8户企业注入资本金7.8亿元,避免了企业因资本金不足问题错失发展良机。加大企业内部管理力度,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强化大宗原材料集中采购、项目建设招标采购,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多渠道多层面节约成本。1—10月份陕汽集团在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67%的情况下,利润却增长了25%,充分说明了内部管理水平有了提升。鼓励省属企业之间“抱团过冬”,在工程招标、材料采购、部件供应等方面,同等条件下省内国有企业优先。如建工集团一多半的工程项目都是监管企业提供的,特别是在省国资委的指导下,陕焦压缩空气项目优先选择了陕鼓动力,使陕鼓集团发生了极其重要的战略转型,为我省制造类企业创造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大力创新考核方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考核指标实行每月通报、每季分析、半年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部署。建立起了企业经营运行动态分析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大了对重点企业的监测力度。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增补减。组织企业下大力气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能竣工的提前竣工,能投产的提前投产。延长、煤业等企业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有力支撑了保增长目标的顺利实现。抢抓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国外企业的资产价格缩水、议价空间增大的时机,支持企业“走出去”占有资源、技术和市场。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在提前完成全年保增长目标的同时,省属国有企业的资产、权益也实现了大幅增长。截至11月底,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4869.6亿元,同比增加1324亿元,增长37%。所有者权益1893.6亿元,同比增长32.8%。截至10月底,我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在全国排名居第9位,同比增幅排全国第6位,西部第2位;所有者权益总额排全国第8位,增幅排全国第3位,西部第1位;销售收入总额排全国第11位,增幅排全国第4位,西部第1位。(记者 沈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