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电谷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启动年,也是保定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的关键年。围绕打造“生态电谷、低碳新城”的新区发展定位,高新区将以大开发、大招商、大项目、大储备、大融资为主线,加快“二次创业”步伐,致力建设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担当起主城区建设主力军使命。
规划先行,电谷新城建设起步
今年,高新区将启动“生态电谷、低碳新城”建设,完成中长期发展规划与电谷二期控制性详规,为未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漕河南岸谋划启动行政、现代服务、会展等项目,确立电谷新区起步区。
加快路网建设步伐。高新区将投资4.2亿元用于路网工程建设,带动电谷新区开发;确保华光路、旭阳路等8条道路及附属工程年内竣工;启动朝阳大街、向阳大街北延等5条道路工程。
本着“以我为主、自成体系”的原则,完善电谷新区供电、供热、供水、燃气、雨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起102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保障框架。
同时,编制完成电谷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优先吸引“电”字号项目及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入驻,构建持续发展的产业环境。
创优环境,招商引资寻求突破
为优化发展环境,高新区今年将出台《关于奖励外来投资中介方和区内企业再投资投资方有关规定》,加大新能源基金的奖励力度,调动各方资源,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致力电谷品牌招商。高新区将参加国际新能源产业知名展会,与国内外行业协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发挥与台湾电电公会、可再生能源理事会等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谋求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推介招商;加强与德国CTC公司铸件项目、北京普能公司钒电池及美国霍尼韦尔公司、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国电西北郊电厂等重点招商对象的沟通,寻求招商成果新突破。
加大对物联网、环保、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招商力度,吸引京津资本,扩大招商涵盖面。
彰显特色,提升创新型园区品位
高新区今年将实施政策激励、平台建设等系统工程,激发企业创新原动力,为提升中国电谷核心竞争优势积聚力量。
年内,全区将评选创新成果与创新型企业,建立创新企业评价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引领产业聚集,力争科技部“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获批;推动英利、国电两个国家级实验室建设进度,建设三大公共技术检测平台,启动中科院光伏检测中心;创优人才引进环境,针对吸引行业尖端人才出台优惠政策,着手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促大扶小,培育优势产业体系
2010年,高新区将实施总投资近500亿元的98个重点项目,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搭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梯队。
围绕英利四期、六九硅业二期、天威薄膜二期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全区将做好土地备案、环评、项目选址等服务保障;谋划一批省市重点项目,促进成熟的高质量项目入驻高新区;推进尤耐特公司高压软起动柜项目、国精新能源公司锗单晶等一批中小型科技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投产;增强创业孵化能力。加快大学科技园项目建设进度;发挥创业中心、科技园、火炬园孵化作用,规划建设规模化标准厂房,引进中小企业,壮大产业集群。
做实土地储备、融资服务,支撑企业规模发展
遵循“发展保障、资源管理与土地收益相结合”方针,高新区今年将突出用地保障,加强土地储备,严格土地管理,确保项目供地2000亩,力争实现土地预征5000亩。
同时,高新区将深化与国家开发银行、农行、人行、工行、省农联社的合作;搭建融资平台,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与担保体系;筛选具备上市条件及准备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培植涵养税源,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