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风停在了你的发梢,在红红的夕阳肩上,你注视着树叶清晰的脉搏,她翩翩地应声而落,你沉默倾听着那一声驼铃……每一次你仰起慌张的脸,看云起云落变迁。”这首伴着许多大学生走过青涩年代的校园民谣,其中滋味吴宝超也曾品尝过。但如今秋风依然会停在他的发梢,只是他注视的不再是梦中的女孩,而是海边的车间、渔排上的活鱼、加工出来的咸香大黄鱼……
吴宝超他们,8个大学生,毕业于不同的高校,但因为共同的梦想走在了一起。8个人,凝结成了一个不平凡的创业故事。
冬日的阳光暖人心。福鼎市点头镇江美村紧邻千米海堤的一块空地里,福鼎市太姥水产品有限公司的红色牌子格外引人注目。8位大学生创业者,有的操作冷冻设备,有的蹲着杀鱼,有的与客户洽谈业务……一片忙碌。
这个创业加工基地占地近4亩,主要生产、加工、销售各种鱼类和紫菜、海带等系列水产品。创业者吴宝超说,基地目前已加工咸香大黄鱼上百吨。
吴宝超是福建广播电视大学2008级毕业生,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之初,他选择了一家网络公司当技术主管。但不久后,他发现这家公司不规范,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第二年,他的女朋友陈忠华,南京三江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也面临择业难问题。“我们俩在网上互相通报了各自情况,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吴宝超面临着抉择。
吴宝超回到老家,跟父母商量后,来到同学郑传宜的老家——点头镇江美村。吴宝超在福鼎市海洋与渔业局退休干部马显煌的指导下,看中村里的一块闲置盐埕。盐埕位于江美千米海堤,占地四五亩,此前由一个老板在此经营过其他水产副业。
“我几乎是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一眼望去全是绿色,而且海陆交通便利,水产品资源丰富。”吴宝超说,这一眼,他已做出决定。
父母同意让吴宝超自主创业,搞水产品加工与销售。经过咨询质量监督、海洋与渔业等有关专业人员,建设一个标准的水产品加工车间至少需要投资370万元。于是,吴宝超开始寻找合作伙伴。陈忠华的父亲最先支持,还主动请缨担任公司顾问。
开办公司需要投资,也需要各类人才。吴宝超在网上发帖,邀请志同道合者加入。
看到帖子后,何昌锋来了。他2009年6月毕业于北京吉利大学,学的是金融专业,正准备到一家公司任职。
毕业于福州大学的林英明、刘韦韦也来了。随后,王庭量等也加入这个创业团队。
2009年7月毕业前夕,吴宝超找到了8个合作伙伴,他们之间是同学、校友互相介绍认识走到一起的。最后,这8名大学生达成了共识——与其等工作机会,与其等待别人来挑选,不如自己动手创业。在家人的帮助下,他们终于筹集了170万元,注册成立福鼎市太姥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并开始建设车间、策划品牌。目前,公司注册的“特容”商标已获受理。
2009年8月,盐埕空地搭建起临时宿舍,住进了8个大学生,开始了厂房建设。12月,主体建设完成,迎来几十吨鲜大黄鱼和20多位女工,开始了第一期咸香大黄鱼加工。
每个创业者都有明确的分工。吴宝超担任公司董事长,全面主持生产经营;何昌峰担任总经理,负责市场营销;陈忠华负责财务兼办公室……
“我们主要是想通过自主创业基地学习水产品加工与销售等技术,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创造效益,来带动农民朋友发展水产品致富。”谈起创业,吴宝超说。
公司落户江美村后,他们首先从解决村民就业的一些具体问题入手,以诚心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去年以来,先后有30名当地妇女到公司就业,每人月收入1200多元。女工林阿姨说:“这些大学生来到村里创办企业,他们都有一番干事业的雄心,不仅让我们在家门口赚到钱,也实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有梦想,就会有未来。凭着不懈的努力,这家不一般的公司已经开始走向正轨,并在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打开广阔的市场。(雷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