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陕西频道2月20日电(记者刘彤 都红刚)作为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由于没有进行过大的整治,洪涝灾害频发,水质污染严重。如今,中国正下决心改变这一面貌。
渭河的主要流经地、陕西省计划在五年内投资600多亿元人民币,使渭河再现当年“黄金水道”的胜景。
渭河发源于地处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渭源县,流域面积涉及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的13.5万平方公里,干流全长818公里。
由于人们长期对渭河的依赖和掠夺式利用,使得渭河不堪重负。“上游变干、中游变臭、下游淤积”是多年来生活在渭河流域的人们的切身感受。统计显示,从1401年到2010年,渭河流域共发生洪水灾害234年,平均2.6年一次。
进入工业时代以来,渭河两岸林立的工厂更使渭河水质污染呈加剧之势。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李孝廉表示,长期以来,渭河水质一直处于“劣Ⅴ类”水平,这是中国评价河流水质的等级中最差的级别。多年来,通过关闭渭河沿岸造纸厂、征收排污费等多项举措,渭河的水质已呈逐渐好转之势。
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底,渭河水质与2009年同期相比,多个断面水质明显改善,特别是潼关出境汇入黄河的断面各项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水质首次全面达到“Ⅴ类”水质标准。
陕西省省长赵正永说,目前渭河的治污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对渭河进行包括防洪建设、滩区整治、水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在内的综合整治,逐步把渭河建成安澜河、健康河和生态河。
为此,陕西省已开始从西起宝鸡峡渠首引水枢纽、东至渭河潼关入黄口388公里的河流沿线,进行集防洪工程、河道清障、河滩整治、水量调度、绿化治污、开发利用于一体的渭河综合整治,以期实现渭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目标,把渭河打造成陕西关中防洪安澜的坚实屏障,使西安的城市防洪标准达到300年一遇的水平,从而再次成为水清河畅、绿色环保的“黄金水道”。
陕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说,陕西计划从今年起,用5年时间,概算总投资607亿元,进行渭河的综合整治。其中2011年到2013年重点开展防洪工程建设,2012年到2015年重点建设生态景观和水污染防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