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让大学生走在创业路上
  您的位置:西部创业网 > 创业故事
创新创业教育让大学生走在创业路上
来源:科技日报  加入时间:2011/4/13 点击:2497
     培养有潜质的大学生成为未来企业家

  让曹洪涛颇有成就感的是,他创办的“应届生求职网”能为那么多的大学生找到了工作。2010年,全国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就有100万毕业生是通过他的网站找到的工作。

  3月29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记者见到了曹洪涛。

  曹洪涛,上海交通大学2006届硕士毕业生。他在读研三时,与其他同学一样开始了求职之路。在这过程中,他发现信息不畅导致他和同学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他有了一个好想法,“做一个网站专门服务大学生求职”,毕业时,他选择了创业。现在,“应届生求职网”在全国大学毕业生中口碑极好,已成为中国大学生求职第一网站。

  创业不仅使曹洪涛有了自己的事业,还解决了他人就业,现在有20多人在他的公司工作。

  同时,上海交大的学子薛嵩的创业之路充满坎坷。2006年他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开始了创业生涯。他做的第一个项目是汽车防雾剂,在做的过程中失败了。

  失败锻炼了他坚持。他重新思考,他学的是药物合成专业,“做熟悉的领域”,他创办了上海瑞一医药公司,带领他的团队向高端“医药中间体”领域进军。研发、生产、销售、人事、财务、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了创新创业的艰辛。几年下来,他们自主开发成功上百个有机硅品种,有多个品种产业化,行销欧美日韩。他的创业感受是,创新创业是“在试错证伪过程中找到更适合的路”。

  像曹洪涛、薛嵩一样,在上海交大,涌现出一批校园创业先锋,这不能不说与该校的创业意识引导紧密相关。该校把创业教育作为育人责任,把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使命。

  据上海交大创业学院副院长桑大伟介绍,近几年来,学校投入2亿元建设十大实验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开设通识课“创新创业大讲堂”,迄今选修同学已逾万人次;每年学生自主开展创新计划700多项。还通过“创业沙龙、海峡两岸创业交流营”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种创业教育活动,使有意创业的交大学生有机会和风险投资家、创业园区、创业校友、天使基金等各方代表接触,全面深刻了解创业知识,为项目和团队做前期准备,提高项目可行性。特别是,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培养部分同学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种子选手”。近两年,在校学生项目连续在国内外多个创业项目等国际重大赛事获奖;“上海交大天使基金”先后扶持指导150多个创业计划,资助49个创业团队,累计1160余万元。

  2010年该校创建“创业学院”,通过“创业学院”,实现创业意向同学、创业导师团、风险投资家等群体的有效集聚,推动更多有潜力的大学生成为未来企业家,更多大学生创业项目变成现实企业。同时,以“创业学院”为支撑,在全校进一步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训练和孵化链。

  培养“工程师”型的创业企业的掌门人

  在上海理工大学,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充满校园,该校坚持创业教育的知识创新取向,全力构筑创新创业教育“立交桥”,已形成了“课堂教学—创新实验—项目训练—企业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该校注重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坚忍不拔、团队协作、改革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能力。

  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陈敬良告诉记者,学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技创业,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卓越工程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和参与创意、设计、制造、试验等制造生产的全流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着力打造和培养具有工程背景、为工程领域提供服务的“工程师”型的创业人才。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该校与创业学在美国排名第一的雪城大学合作办学,通过国际交换生与国际企业实习,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

  同时,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搭建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为科技创业学生提供便捷、完整、有效的服务。科技园还划出专门的学生创业公司经营场地,为符合学校创业定位要求的创业学生注册公司提供免费一门式服务。

  魏杰,2006年于该校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在上海理工科技园注册公司,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公司的业务已拓展到机械模具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公司在苏州、南京、徐州、山东设立了办事处,在上海浦东新区南汇与苏州分别设有2000平米的生产基地,2010年公司全年营业额达到3000万左右。

  在学校机械加工及机械电子专业工程技术方面的学习,让他不仅是创业企业的掌门人,而且还是一名称职的技术工程师。在专业代理荷兰水泵业务时,他能帮用户设计整体的系统方案;在销售德国工具时,他能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向外方提出技术改进方案,使用户提高加工效率;在为上汽生产模具时,他能不断改进加工方法与程序,使产量与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

  在上理工有个创业班,2009年,该校率先在高校中开设创业学专业。创业班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业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大二学生倪张骊是第一届创业班的学员。她原先的专业是环境工程,后来成为创业班30名学员中的一个,将于两年后拿到工商管理(创业方向)学士学位。经过一年的学习,倪张骊觉得自己收获颇多,除了受到理论和实践的训练,还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创业班学生在选拔时设置了体能、毅力测试、开业能力测试、面试在内的四轮选拔机制。在课程体系上,通过设置包括理论模块、实务模块、实训模块、实践模块四大模块,培养包括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生理条件在内的创业综合素质。

  此外,该校在经费上提供支持,至2010年底,学校已设立各类创新创业基金项目1800余项,资助经费达1300万元,每年为学生提供几百个项目支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是显著的

  环境与建筑学院研究生任防振申请的关于“废油处理”的技术项目获得了发明专利,2007年,任防振建立了自己的公司,经过两年的技术研发,目前以该项技术为支撑的产品已经定型,通过了国外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检测结果为“废油处理回收率可达75%—80%”,任防振的公司因此吸引了众多风投的目光。

  能动学院2007级博士生何定兵在读研究生期间,发现空调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存在能效下降的问题,他利用自己化学与制冷交叉学科的优势,经过原理分析、文献查询和上百次的化学实验和测试,于2007年完成了“极化冷冻油添加剂的功能成分的有机合成”项目,首次将空调和制冷系统制冷剂系统换热问题改善与冷媒水循环系统换热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大的节电空间。2009年,他在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创办了上海澜水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推动该项目产业化的自主创业征程。

  培养高科技创业企业领军人

  殷海玮,复旦大学博士毕业生,毕业后他创办了上海复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他在公司组建了以留学归国人员和国内知名院所专家学者组成的核心研发团队,他们研发的光谱仪,测太阳能电池片吸收,只需三秒时间,大大提高了工艺检测效率,更好地控制了太阳能电池片质量。现在,国内三大电池企业都在使用他们的产品。

  仅仅成立两年多的公司,已成为国内最专业的光谱设备制造商之一。在紫外、可见至中红外波段光谱分析技术,以及光伏和LED晶片等生产领域分析检测技术上取得了业界领先地位。他们研制的光谱设备已经跟随“雪龙号”开始了南极科考之旅,他们的产品入驻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为大功率半导体节能光源在线检测提供服务。

  谈及创业,殷海玮对母校充满感激:“有机会在学校上了一系列创新创业辅导课,使我把创业激情变为行动;有技术无钱,又是学校给了我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的资助。”

  殷海玮有很深的复旦情结,在给公司取名时,他刻意用了“复”字。

  与殷海玮一样,复旦学子对母校情深意浓。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孙洪涛和两位同学共同创立了高科技企业上海复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同样把“复”字写在公司名称中,还有复启、复歌等公司,学子们用“复”字传承着复旦文化,延续着母校情怀。

  回想当初创业时,母校给了多大帮助,孙洪涛说,“最大的帮助是信心支持”,是“学校给我们搭建了平台”,“学校给了第一棒资金支持,帮助我渡过了最初3年的困难期”。他一直怀抱一颗感恩之心,他有个想法,要把公司1%的股权反馈给复旦大学。

  正像孙洪涛所说,复旦大学为学生搭建了创新创业大舞台。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介绍,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依托复旦大学科技园,在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孵化中发挥主导的作用。包括让对创业有准备的同学入住创业苗圃,为他们的项目运营提供支持;对毕业3—5年内注册成立创业公司的毕业生,科技园免费提供3个月到1年的免费办公场所,提供日常办公设备、公共文秘、手续办理等帮助。对毕业5—10年的校友创业进行跟踪,深度孵化;创立“复旦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导师团、大学生创业研究中心以及大学生创业企业俱乐部等载体,提供专业的孵化服务,以“大学生创业项目融资推荐会”等形式搭建融资服务平台等。

  本报记者 赵凤华









自主创业,解决就业!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免费报名,国家掏钱免费培训,结业后可享受最高400万元的创业贷款!可在本网站在线报名或致电029 — 85410152 85410155 进行咨询。

关闭窗口】    
 来源:http://www.4scy.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创业培训基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 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陕西省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创业培训基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中心动态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2009-2010 版权所有:陕西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小寨兴善寺东街69号 电话:029-85410155 Email:4scy@4scy.com
技术支持:  陕西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陕ICP备090197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