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政策预调微调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今年6月中旬,陕西省政府发布《关于贯彻中央预调微调决策部署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意见》,提出十条加快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意见(以下简称“十意见”),可谓适逢其时。
那么,“十意见”对于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在当下有何深远意义?针对其中部分举措,本报昨日采访了一些专家进行深入解读。
为陕西打气
完成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3%的目标应该问题不大
“十意见”提出,“要坚持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的目标不动摇,努力实现‘拐弯超车’”。那么,面对全国二季度GDP增长7.6%,创下自2009年二季度(7.9%)以来三年新低的状况,我省今年GDP13%的目标实现起来又有几成把握?
“我省应该说完成这个目标还是相当艰巨的,而在2011年GDP数据是13.9%,也已经是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刚认为,毕竟整个宏观经济大环境有些变化,整体的经济预测都是下调的。
不过,在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薛健看来,实现13%左右的目标应该问题不大,尽管外围经济有一定影响,但是陕西的经济结构受冲击不大,尤其投资拉动对于陕西经济的发展仍有相当的支持力度。事实上,这次的“十意见”也是对于陕西经济发展的一种督促。
助中小企融资
3500亿元融资目标有望刺激经济发展
“十意见”提出,要“力争全年达到3500亿元,其中银行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融资规模2400亿元以上。做好陕煤股份等重点企业上市工作,力争全年全省股票市场融资达到350亿元以上。”3500亿元和350亿元,连续两个数字,让人眼前一亮,那么,这两个数字对于我省经济有何意义呢?“这是实实在在的支持!”吴刚如此评价,无论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还是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生存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扶持,3500亿元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从而带动就业,服务民生,刺激经济发展的活力。
资本市场融资,一直都是我省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今包括A股以及海外上市的陕企大约已有40多家,从国内A股来看,创业板等市场仍会是陕企当中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所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意见”还提出要“推进神木、府谷等经济强县尽快启动发行县级城投债券”。对此,吴刚认为,这是一种活跃县域经济的尝试,作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县份,尤其是神木和府谷,有着较为庞大的民间资本,通过一定的平台,可以引导这些资金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重投资拉动
一批重大项目上马 陕西将还“历史欠账”
“十意见”提出,要“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显然投资拉动依然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仅就“十意见”列举的项目来看,就有西成客专、西合复线、蒙西-华中运煤通道、西安枢纽四大基地和谐机车检修项目和宝鸡至汉中高速公路、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扩建、三星快速干道项目下半年实质性开工建设,力争汉中机场、西安火车站改扩建、西安枢纽四大基地其余三个项目年内开工建设,确保今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00公里以上;抓紧开工建设子长红石峁水库、南郑云河水库、汉阴洞河水库以及丹江商州城区重点段防洪工程,启动全省农业灌溉设施改造项目等。
对此,吴刚认为,投资在欠发达地区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十意见’来看,陕西有着一大批重大项目在上马,甚至一些项目是在这个关键节点提前上马,这对于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吴刚看来,这一点也是与现行经济政策紧密结合的。
“相对来说,东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依靠投资拉动的空间并不大,而作为西部地区的陕西而言,还有着太多的基础设施要修建和改善,比如西安火车站等。”吴刚说道。薛健也分析认为,就基础设施投资来看,陕西还有不少的“历史欠账”,而投资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这一点上来看,本次预调、微调对于陕西来说,反而有着一定的机遇。
保工业增长
争取再造一批产值上千亿的大型企业
“十意见”提出要“把保工业增长放在突出位置”,还提出“争取再造一批产值上千亿元、利润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那么,我省对于工业的扶持又有哪些?
“对有优势、有潜力、有竞争力的产品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对新增产能所需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在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和政府采购活动中,凡省内产品能满足的,一律优先使用省内产品。”来自“十意见”当中的这些说法,无不可见省上对于工业发展的“良苦用心”。
而“争取再造一批产值上千亿元、利润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可见政府对于工业寄予厚望,吴刚认为,毕竟在陕西的经济结构中,大中型国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省内产品优先”的说法,吴刚认为,更多应是基于发展配套、延长产业链的思路。在薛健看来,提出“把保工业增长放在突出位置”,或许和工业增速略有放缓迹象有关,但除了扶持工业,服务业也应该发展上去。
明产业方向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将成新重点
“十意见”提出,强化企业技术改造。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行业,集中使用省级各类专项资金,带动企业投入和信贷支持,促进技术改造投资大幅度增长,使更多的政策资源落实到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上。那么,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将成陕西经济新重点吗?
“应该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都是传统优势,尤其是三星项目的引进,会进一步提升我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而新材料也是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这三个都是我省基础较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方向,会是未来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吴刚说道。
薛健也认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将成陕西经济的新重点,比如在新材料领域,我省很有基础,有着国家级实验室,此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也是强项。
促内需消费
旅游应延续“世园效应”
“十意见”提出,要“确保住房、汽车、旅游等大宗消费和群众生活必需品消费稳定增长,延续‘世园效应’,保持旅游业旺盛增长势头,积极开展各类会展消费、品牌消费、放心餐饮服务等消费促进活动。”那么,消费对于我省经济的拉动作用又会如何体现呢?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认为,消费的增长一直是陕西经济增长的软肋,如何着力促进消费较快增长呢?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自然会带动住房的消费,会拉动经济较快增长,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积极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对于我省来说,消费发展的推动力还应该体现在旅游消费方面,我省属于旅游大省,应该延续“世园效应”,保持旅游业旺盛增长势头,如何保持?就需要陕西依托去年世园会所积累下的旅游效应,各个城市充分发挥自己在旅游方面的特色,从而带动一系列服务业的较快增长。
保住房供给
西安房价相比去年有所回落
房地产市场始终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此次“十意见”提出,要“实现保障性住房、商品房‘双轮’驱动”,成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指导纲领。那么,陕西的房地产投资状况如何?房价到底跌了没?
“保障房建设是陕西省政府近两年来的重点建设领域,通过这两年的发展,我省保障房建设产品规模很大,品种很多。”陕西省房地产研究会会长王圣学介绍说,据统计,陕西省去年保障房规模全国第三,工程进度全国第一,陕西省对房地产的投资在西部增速仅次于西藏,稳步扩大了住房有效供给,完善了住房市场的结构。
住房的市场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探。据王圣学介绍,从2012年2月份的每平方米6172元再到6月份的6761元,虽然近几个月房价出现小幅上升,但相比去年,房价确实有所回落。“我们可以试想下,如果没有实行调控政策,夸张一点说,西安的房价或许都破万了。”他说。
调经济结构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省重要举措之一
“十意见”提出,要“抓紧筹备召开全省加快服务业发展大会,出台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实现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全面提升。”那么,未来服务业的发展,会在我省经济发展当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郝渊晓分析,服务业的范畴很大,要下大力气发展服务业,是我省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来看,我省服务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现代物流业方面,譬如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等重点物流园区,就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具体体现。现在的任务是要以现代物流服务业为突破口,在这个方面下大力气,扭转服务业增速回落、占比下降的局面。
稳民生保障
保证猪肉价不大幅波动对稳定物价很重要
“十意见”提出,要“切实稳定粮食生产,千方百计稳定生猪生产,加快推进‘菜园子’工程建设。”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关注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十意见”的民生提法?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李富有认为,稳定粮食生产是确保“三农”发展的保障。对于物价来讲,保持生猪养殖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保证猪肉价格不会出现大幅的波动,从而为稳定物价起到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该意见之中提到,加快推进“菜园子”工程建设。有时候,蔬菜丰收了,菜农却遭遇到卖菜难,反而卖不出去。而对于城市里面的市民来讲,经常也会遇到买菜难的现象。推进“菜园子”工程建设,将会从实质上解决卖菜难、买菜难问题。
借民资活力
打破教育、医疗、市政等方面垄断
如何更好地、合理地利用数量巨大的民间资本?“十意见”提出,全面放开民间投资准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项目建设,以民间投资的注入,打破教育、医疗、市政等方面垄断,积极支持陕北等地区民间资本进入蒙西至华中铁路等项目。
在西北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卢山冰看来,我省的民间资本“储量”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陕北的民间资本,但现在相当大一部分还集中在能源等传统行业,而没有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此次出台的“十意见”中,省政府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发展,这与中央出台的“三十六条”的精神和想法是吻合的,是中央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精神在我省的细化和落实。
华商报记者 韩博强 胡晓军 刘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