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学生“田园创业”当“会赚钱的陶渊明”
  您的位置:西部创业网 > 创业故事
80后大学生“田园创业”当“会赚钱的陶渊明”
来源:重庆时报  加入时间:2013/8/13 点击:1521

这是草根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这是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的时代,这是80后创业者们意气风发的时代,他们说,“我们不是弱者,我们渴望创新和创造。”

他们之中,有人手握科技成果,走上了一条”科技创业“的道路。比如29岁的荣昌人陈鹏,他利用自己大学所学的知识和沿海打工积累的营销经验,走上了自己的电商之道。

他们之中,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从城市退守乡土,或养鸡,或栽树,或养鹿,走上了一条”田园创业“的道路。比如张晓娇,经过“三起三落”,终于把种蘑菇种成了自己的事业。

80后的创业故事,有梦想,有激情,也有曲折,有担当。

或许,未来的乔布斯就在我们身边。奇迹,无所不在。

田园创业

创业人物:张晓娇,80后,女大学生,荣昌妹子

创业标签:菇类生产、菌种生产

张晓娇,1984年出生,微胖,地道的荣昌妹子。她本来有份稳定的工作,却生就了一颗“不安份”的心,放弃了在沿海的稳定工作,回到老家荣昌办起了一家蘑菇厂。其实,张晓娇原本可以顶父亲的班,在国企做销售,还有许多出国的机会,但她放弃了。2005年7月,她从重庆文理学院毕业后,只身前往广东东莞一家电子厂打工。但1年后,她遇到了“职场天花板”,找不到提升空间了。

“天花板”效应让她苦恼。2007年春节,张晓娇回家,看到家乡变化很大,当地又在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她那颗不安分的心,又重新活跃起来。

她辞去了广东的工作,选择回乡创业。但到底做什么,心里没底。这时父亲出了个主意,他搞过食用菌,有技术特长,在创业路上,能帮女儿一把。

张晓娇喜出望外,说干就干。她用自己的积蓄,加上从亲朋好友处借的钱,建起了一个400多平米的食用菌小基地。

创业路上的三次危机,她是怎么化解的

第一次

危机

几十斤顺利卖掉,几百斤就滞销了

反思:没做市调,没拓展渠道,想当然做事

对策:提高品质、控制规模、培育菌种

在父亲技术支持下,小基地很快就投产了。刚开始,一天出产几十斤平菇,拉到镇上和县城,基本都能卖空。她没有做市场调研,简单地认为,如果把每天产量从几十斤增加到几百斤,那么销售额和利润就会翻番。

她渴望尽快做大,但问题也随之来了。产量上去了,但销售渠道没有拓宽,仍然是镇上和县城的集市散卖,于是,许多平菇卖不出去。而平菇是种娇气的菜品,上午没卖掉,下午就很难看了。

起初,父女俩把卖不掉的平菇,送给当地村民们吃。后来,积压太多了,到了送人都没人要的地步。她只好把平菇拿出去,一筐一筐倒掉。

产品滞销的连锁反应,还在继续发酵。张晓娇说,本身资金就很吃紧,一旦卖不出去,资金回收变现就很慢,资金链就断了。风闻这事后,附近农民也不愿到她的基地干活,人家知道她的平菇卖不掉,怕干了活拿不到工钱。

2008年夏天,她决定停工停产。因为“实在亏不起了”。停产的3个月里,张晓娇的思想斗争很激烈,最终,她坚定了信心,她开始反思,总结出了以下问题。

第一,没做市场调研,以前每天几十斤拉到集市上能消化掉,后来产量上去了,销售渠道还是那个集市,渠道单一;第二,自己种的是常见的平菇,当地许多村民也在种,从品质到渠道,自己并不比其他村民有优势。

张晓娇想到了改变的方法:不使用农药,采用高湿消毒,让平菇更加漂亮,更有质量保证。

2008年秋天,她重新开工。这一回,她吸取教训,产菇规模一直控制在适量的范围之内。

2009年初,她瞄准了一个商机。当时,荣昌县提出打造食用菌生产大县,菌种市场出现很大的空白。她和父亲决定,专做培育菌种的生意,为其他食用菌生产者提供种源。

当年,她和当地农业部门合作,生产了60万瓶菌种,销售额达300万元,盈利近50万元,“总算挖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第二次

危机

遭遇原材料涨价,成品反而跌价

反思:价格不是由原材料决定,而是由市场决定

对策:注册商标,让品牌来保值

2010年,张晓娇的企业不再和政府部门合作生产菌种,转而一门心思生产菇类成品。就在她扩建厂房、添置设备、信心满满要扩大平菇产量的时候,第二次危机悄然袭来。

作为平菇生产的重要原料,棉籽壳价格疯涨,2010年上半年,由每吨1000~1300元,跳涨到了3000元。张晓娇简单地认为,原材料涨了,生产出来的产品,跟着涨价即可平抑成本,水涨船高,价格是可以传导的。

让她始料未及的是,平菇大批量上市后,价格没涨上去,相反,却跌下来了,她生产得越多,就亏得越多。没有办法,张晓娇只好再次减产,直至停产。

停产的3个月里,她走访市场,请教专家,查找问题。总算搞明白了,平菇的价格,并不是由原材料的价格来决定的,而是受同一时期蔬菜上市量影响。

第二次危机,让张晓娇亏得厉害,但她并非一无所获。她说,亏了钱,让她明白了什么是市场。逛超市的时候,她发现永川出产的一种土鸡蛋,因为有商标,有品牌,价格就很稳定,不会随行入市。

从中受到启发,她给自己的产品注册了商标,生意又有了起色。

第三次

危机

投入60多万添置设备,导致资金紧张

这一次,她很淡定从容

对策:申请资助、抵押贷款,挺过难关

不过,2011年,她又遇到了创业以来第三次危机。还是因为扩张太快,她投入了60多万元,添置设备等,资金链紧张起来。和前两次不同,这一次,她处变不惊,一面和当地团委联系,申请资助,一面把自己的房产抵押申请贷款,找亲友借债,最终挺过资金难关。

2012年,张晓娇申请的商标获得批准。今年,她扩大了种类,除了平菇,还生产鸡腿菇、白蘑菇等,计划日均产量达1000斤,月产值10万元。

经历了几年来的大风大浪,连当地村民都觉得坎坷,“她的生意,三起三落,一会儿好,一会儿又不行了,我们旁观者看到都着急啊!”

“创业者,内心一定要强大!”张晓娇说,不管前面还有多少坎,她都会坚持走下去。她相信,只要用心,创业路就会越走越宽。

80后大学生“田园创业”并不鲜见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大学生返乡创业,这样的事儿其实并不鲜见,前不久,我们就报道了一对80后小夫妻上山养梅花鹿,经营鹿茸生意的事,经历了60只梅花鹿半年死了41只的挫折,现在,小两口已经拥有了43只鹿,也初步经营起了自己的事业。

还有一桩案例是去年10月,我们报道了一对80后夫妻放弃国企舒适生活,当起“陶渊明”的故事,两个80后大学生种起梨、桃、李子、枇杷、橘子、柠檬、葡萄、柚子、樱桃,养起土鸡、大白鹅,一个礼拜进城一趟,推销自己的“土货”。

现在,这几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或多或少地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正如他们自己所总结的那样: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养鹿的杨俊,在创业前就进入养鹿基地不拿工资学习了半年,现在依然在不停琢磨如何散养梅花鹿的问题。

养土鸡的张清淼,也专门创建了养鸡群,时时刻刻保持着对行业敏锐的观察。

种菇的张晓娇,现在依然开一辆五菱面包车。她说,现在还没多少钱,没必要包装自己,面包车方便送货。同时,年近30岁的她还没结婚。她说,荣昌的香菇产业较大,从业者众,虽然自己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但抗风险能力依然一般。

这个夏天,她在寻找路径,打算走商超路线,把产品投放到重庆主城、成都市场去,打开更大的销路。但她不忘提醒自己,不要膨胀,不盲目扩张,要走得更稳。

 

 









自主创业,解决就业!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免费报名,国家掏钱免费培训,结业后可享受最高400万元的创业贷款!可在本网站在线报名或致电029 — 85410152 85410155 进行咨询。

关闭窗口】    
 来源:http://www.4scy.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创业培训基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 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陕西省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创业培训基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中心动态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2009-2010 版权所有:陕西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小寨兴善寺东街69号 电话:029-85410155 Email:4scy@4scy.com
技术支持:  陕西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陕ICP备090197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