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近日,新华社公布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消息后,引起不少中小企业和创业人士关注。
省内多家企业表示,应该尽早取消注册资本金门槛。据悉,陕西省工商局正在研究探索放宽我省工商登记条件综合改革方案。
按照国务院的研究部署,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后,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企业有望无需注册资本就可注册公司。对于民营经济仍欠发达的我省来说,显得尤为迫切。
省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27.95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90.7556万户,占70.93%;内资私营企业23.7878万户,占18.59%;内资非私营企业11.1633万户,占8.72%;农民专业合作社1.6461万户,占1.29%;外资企业5983户,占0.47%。
“目前我省市场主体发展存在两大短板。”省工商局一位人士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是市场主体数量相对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个体工商户比例较大,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因此急需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多便利。
据悉,省工商局早在5个月前就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省上相关改革方案要求,积极研究制定放宽工商登记的综合改革措施,其核心是放宽工商登记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推动市场主体发展。有关方案还需待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发布。
华商报记者 陈琳刘雪涛采写
企业吐槽
案例一:注册资本太高 耽误了数百万元生意
看到企业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有望放宽的消息后,西安市民商先生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这些措施要是能早一点实施就好了。”
商先生目前从事IT行业的研发及销售工作。据他介绍,他一直有自己开公司的打算,但因为手头资金有限,加之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所以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想法。
去年,经朋友介绍,北京一家公司找到他,想让他销售一款软件,年销售额为300多万。他经过调研后发现市场前景很好。但对方对他的要求是“必须有自己的公司,而且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元”。这一下可让他犯了难,“即使是按照《公司法》规定,注册资本金首批到位20%计算,也需要100万元,当时我实在没办法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商先生说。最终当他借到钱时,对方已经和另外一家公司签了协议。“要是去年能有这样的规定,我也不至于耽搁了几百万元的生意。”
案例二:借钱凑够注册资金 感觉作用不大
西安市民李胜拥有一家规模不小的计算机还原卡研发、生产企业,1998年他刚从一家事业单位辞职,手头只有十余万存款,想注册一家生产型企业,但注册资金最低50万元起。他为了筹集资金四处借钱,“当时创业真有砸锅卖铁的感觉。”李胜说,最后还是依靠发明技术和一部分设备资产,终于攒够注册资本金。
当注册资金验资完毕,转到基本账户后,他就把钱提取出来用来购买设备了。现在他的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已拥有数十亿元净资产。“在实际交易活动中,对方不会真的去查你的注册资本,但是一听说你有10亿的注册资本,往往会觉得你实力不错,仅此而已。”李胜说。
案例三:找中介 没钱也能注册公司
记者以开办公司名义致电一家中介公司,对方工作人员当即表示没有钱也可以注册公司,并称每天接待的此类业务量非常大,忙不过来。
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起。如果拿不出这么多钱怎么办?专门的中介代理机构可为此提供全套服务,包括将定额的注册资本打入账户,出具验资报告提交给工商部门,等营业执照、代码证、税务登记全都办理好后,再到银行开一个基本账户,这时验资户的注册资本会转入基本账户,中介再将这笔资金提走。这一特殊的服务往往提取注册资金额0.5%到1%不等的服务费。一家科技公司总经理吴瑞告诉记者,一百万注册资金的公司,不到一万块就能办下来。
一些顾虑
“皮包公司”会不会越来越多?
“放宽后,‘皮包公司’可能会越来越多。”一家软件公司负责人不无担忧地说。
对此,陕西浩元律师事务所主任、执业律师董浩忠建议,改革一旦实施后,对于交易主体来说,应更加注重市场风险的把握,在交易中尽可能钱货两清,或者可以要求没有注册资本的小公司先履行合同义务,也可对公司创业人进行调查。
根据国务院的研究部署,在企业年检制度改革方面特别提到要使企业相关信息透明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董浩忠认为,这意味着今后对于市场主体的监督有可能更为便利。但同时,他建议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办法将“失信”企业纳入黑名单,提高企业的“失信”成本。
董浩忠认为,现实中,注册资金往往成为企业履约能力的体现。比如你的企业注册资本只有5万,别人往往很难放心将500万的项目交给你。但是注册资金是可以不断变动的,甚至可以抽资的,并不能真正考量一家企业的实力。因此一旦改革实施后,考量企业的实力更多的还是要从其行业资质、知识产权、客户业绩、专业认证、信用评价等综合方面考量。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强力教授认为,一旦注册资本登记放宽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应更注重“资”和“信”考察,以保障自身的权利。应注重查验对方企业的财务报表,尤其是净资产。其次更注重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这可以通过全国企业征信系统等方式查询,也可以委托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