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从未有坦途任人行走,呼图壁县城镇福利巷顺发木器加工厂厂长田丽鼎今年47岁,他成功的背后凝结了多少鲜为人知的辛酸?他是肢体三级残疾人,经过近二十年的打拼,从一个吃低保的贫困户,成为身家数百万元的木器厂老板,有谁知道,他付出的是比健全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目前他开办的木器加工厂经营得有声有色,去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田丽鼎还是自治区首届残疾青年“自强不息、自主创业之星”候选人。
创业从下岗开始
田丽鼎幼年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由于家境贫寒,延误了治疗,造成了肢体残疾。20岁那年,呼图壁县园户村镇民政办和残联的工作人员在下三工村调研中,了解到了田丽鼎的家庭情况,就决定吸收田丽鼎到呼图壁县福利厂工作。他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每天很早就来到厂里,遇到困难也总是咬牙克服,从不叫苦。在这当中,田丽鼎不仅学会了喷漆等手工艺,细心的他还学会了厂里的管理技术。2004年,福利厂破产,田丽鼎离开工作了17年的福利厂,成为一名下岗工人,这对他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但好强的个性又让他重新鼓起了勇气,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他决定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开设一家木器加工厂。万事开头难,身无分文的田丽鼎得到了呼图壁县残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田丽鼎谈起当时的创业经历感慨万千,他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没有残联的支持,也谈不上他的创业。在他创业最为艰难的时期,也是在残联的帮助下让他渡过了资金短缺的难关。2006年,他接到一张6万元的课桌订单,由于缺少购买材料的资金,让他一筹莫展,如果不能按期交货,就要扣除50%的违约金。当时社会上都知道田丽鼎是一个“穷光蛋”,又是残疾人,可以说无论找谁借钱,人家都是退避三舍。这时,县残联领导主动上门为他提供了2000元的担保贷款。之后,县残联连续5年都给田丽鼎发放5000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社区还积极协调建厂用地。
2009年春天,由于田丽鼎的厂房年久失修,加上雪水融化成为危房,别说是在里面工作,就是路过也会觉得危险。当时由于他资金短缺重新修建厂房困难重重,呼图壁县委领导和县残联负责人对他的工厂进行了考察,经过协调,呼图壁县残联资助1万元,昌吉州残联资助3万元,经过多方筹措,田丽鼎共投入资金22万元建设了一个占地210平方米的新厂房,吸纳了6名工人,其中包括3名残疾人。田丽鼎的年销售额也从2005年的3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70多万元。
田丽鼎非常用心地经营木器加工厂,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客户实行最优惠的价格,而且他基本上实行的是终身保修。木器厂防火工作十分重要,为了厂区的安全,他每天晚上要巡视四五次。他也从来没有拖欠过工人工资,只要客户把订购的桌椅取走,他就按照计件合同立即兑现工人工资,在他的加工厂工作的工人每月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最高达到七八千元。
诚信是企业的命脉
近几年,田丽鼎的生意遍布县城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而且还覆盖到了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新湖农场等地。特别是实行政府采购以后,呼图壁县各个中小学纷纷打报告要求采购顺发木器加工厂的课桌和凳子。这不仅是因为顺发木器加工厂的桌凳价格便宜、质量过硬,更是由于它的优质、便捷的上门服务。每年的秋季新学期开学,田丽鼎主动到呼图壁县各个学校修理桌、凳,无论在不在保修期,他都是一律免费,每年仅他自己垫付的维修费就达六七万元。
2008年,田丽鼎接到了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子校200张课桌和400个凳子的订单。交货后,新湖农场子校负责人打来电话说,凳子质量不过关,有开裂现象。原来新招进来的一位工人在工作时没有使用木工胶。田丽鼎把这400个凳子全部拉回来,送去了400个质量合格的凳子。在顺发木器加工厂有项制度,工人进厂时就签订了工作质量效益保证书,工资实行计件制,工人对自己的产品要有质量保证,如果哪个产品出了问题,工人负责进行返工。由于有良好的信誉保证,工厂的订单源源不断。
2012年,呼图壁县第三小学订购了300套桌椅,其中100套由顺发木器加工厂供应,另外200套由呼图壁县另外一家木器厂供应。可不到半年,这300套桌椅有三分之二出现了质量问题。呼图壁县政府采购办和第三小学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田丽鼎反映情况,田丽鼎和他的工友立即赶到,经过核对,这三分之二的桌椅都不是顺发木器加工厂的产品,但田丽鼎还是愿意免费维修这批桌椅。2013年顺发木器加工厂被呼图壁县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正是靠着这种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田丽鼎的桌椅迅速占领了呼图壁县及周边市场。2013年,仅呼图壁县第四中学采购田丽鼎的桌椅就达2200套。2014年,他接到呼图壁县中小学的桌椅订单达7000多套。
田丽鼎走上了致富路后,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的木器加工厂刚刚有了起色,他与妻子就商量把低保指标退出来。他创办了木器加工厂后,首先考虑的是带领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自力更生的路子,目前他吸纳的8名工人都是下岗工人,其中有5名是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