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创业模拟需给力
  您的位置:西部创业网 > 今日关注
高校就业指导创业模拟需给力
来源:西安晚报  加入时间:2014/5/21 点击:809

 

大学生就业难“旧题”如何“新解”

  当前,正值201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关键期。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比去年的699万人增加了28万人。专家认为,就业指导和创业模拟在学生求职和职业规划中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应重视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建设。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重信息轻指导

  记者走访西安多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今年来陕招聘的单位及提供的岗位数量虽然与去年基本持平,工资福利有所提高。但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下,导致部分行业就业下降,用人单位少招人、不招人,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不少困难。同时,服务行业和基层单位提供的岗位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央企和部分行业单位招聘数量比去年有所减少,提供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与学生的需求还有进一步差距。

  记者了解到,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加大了对就业工作的投入,目前几乎所有陕西高等院校都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然而,就业指导队伍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低、指导方式过于简单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开展就业前的指导不仅能极大地帮助大学生职业发展,而且有助于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夏永林认为,现阶段不少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主要着眼于解决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重心放在举办各类招聘会,追求高就业率,而忽略了细化个体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可以为学生就业起到重要作用。

  就业指导和创业模拟环节不容忽视

  “与国内高校对就业指导地位不突出不一样,国外的高校对此极为重视。”夏永林表示,以发达国家的高校为例,许多高校拥有完善的就业中心,就业中心成员普遍接受过相应的专业培养,且队伍稳定。而目前国内高校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缺乏,大多由辅导员和感兴趣的专业教师兼职。

  比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有40多名工作人员,所有人员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有从事相关专业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许多指导人员都参加了美国一些协会的职业指导师认证,具有职业指导上岗的资格证书。另外,就业指导的核心职业生涯教育进入美国教育界已有百余年历史。在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目的并非只是指导学生选择职业,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的概念产生认知,这种认知既包括自身以及社会职业的认知、个人与职业匹配的认知。这些都是值得重就业率,轻个体特性的国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借鉴的经验。

  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夏永林建议:首先,很多大学毕业生没有目标,求职是盲目的,因此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很重要;其次,在就业指导的时间上需要提早一些,不要等到大四找工作了才开始指导;第三、从就业指导内容上应该全面,不应仅局限于简历制作等表面的技巧上;此外,不少大学生怀揣创业梦想,创业方面的教育也不可或缺。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组织创业团队,进行一些创业模拟训练,从创业实践中总结经验。

  校园实践成就业、创业敲门砖

  在陕西多所高校,不同种类的创业团队成为大学生们在校实践的主体。采访中,一些创业者向记者推介了西工大的翱翔云端创意团队,这个团队里“卧虎藏龙”。有活动组织经验、创业实践履历的学生,即便在“最难就业季”也颇受企业欢迎。

  “我们从代售明信片、制作卡贴等小产品起步,产品扩充到优质的生活用品(含服装),销售方式从实体摆摊逐渐转变为互联网平台。”翱翔云端创业团队成员、西工大学生李琪介绍,他们还成为了校友会唯一合作伙伴,参与设计装修的“工大印象”校园纪念品实体店将投入使用,由团队组织运营。

 “作为西工大校园创业实践者,虽然经历过失败,但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一群优秀的伙伴,积累了一些创业经验。”李琪还高兴地告诉记者,不仅学校给了他们一间办公室,通过竞标他们还取得了长安校区咖啡厅经营权,用于大学生利用业余实践。此外,近期他们的团队正在紧锣密鼓组织西工大学生参加了由华润雪花啤酒西安销售分公司联合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交大、建大等7所省内知名高校承办的一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公益活动—“勇闯一族 青春励行”陕西高校营销实战公益计划。

  “年轻人就要有勇闯天涯情怀,当然,我们也会考虑到毕业以后是否就业,但是这份经历弥足珍贵,也激动人心。”李琪认为,我们的每一天都进行营销比赛、团队竞争,在校园内通过很多创业模式实践,让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更多准备和积累。 记者 王赫

  作者:窦翊明

 

 










自主创业,解决就业!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免费报名,国家掏钱免费培训,结业后可享受最高400万元的创业贷款!可在本网站在线报名或致电029 — 85410152 85410155 进行咨询。

关闭窗口】    
 来源:http://www.4scy.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创业培训基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 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陕西省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创业培训基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中心动态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2009-2010 版权所有:陕西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小寨兴善寺东街69号 电话:029-85410155 Email:4scy@4scy.com
技术支持:  陕西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陕ICP备090197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