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深圳文博会会展中心5号展馆内,创意青年留守自己的展位,其间有不少市民前来围观。
“也许,你会笑他们的努力枉然,但他们,只想用行动告诉世界我们有梦。”这是文博会5号馆一个叫做“大头佛”工作室的小展馆里轮番播放的宣传片台词。
创意设计生活馆的青年创意区有点不太显眼,这里汇集了二十几家独立创意青年们的展馆。南都记者采访了多名青年,他们各有个性,但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共性:都是80后,常被称为文艺青年,在做的文化有点小众甚至前卫,不从属任何商业和政府机构,热爱在做的文化产业。然而,他们也面临着相同的困境:赚不到钱。
他们,为理想而创业
“阳江有这么一帮人,他们在外面打拼,偶尔回到家乡时,就会参加一些传统的舞蹈班,做老师教小朋友跳舞,但我知道他们有很多前卫的想法。”来自广州“大头佛”工作室的负责人吴志海说。这个工作室成立两年,每年8月份,他们会在阳江策划一场“渔戏艺术节”,内容涵盖演出、讲座、摄影展。
作为岭南城市,阳江传统文化保留很好,有不少传统手工艺,加上是关山月故居,很有文化氛围。因此,他们便选定了这个城市作为文艺青年们“小城邂逅”的场所。通过豆瓣等方式召集活动,让广州、深圳等地热爱前卫艺术的青年们在阳江“集结”。
而对于31岁的插画师青松来说,他的“产业”则格外简单:手绘深圳建筑的明信片和台历。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绝对簇拥者,认为工业化复制是对文化的一种破坏,他坚持不将自己的明信片卖给大众,而只给小圈子里懂得的人。
青年们的创意产业有青松这样只画明信片的简单,也有不拘一格的跨界混搭。坐标深圳的“混日子”这个小团体便是典型代表。“混日子”是什么概念?创始人张鑫也想过很多种定义方式,最后他将它定义为“一种社会生活的试验田”。
“沟通的方式越来越多,但青年们却患上了没有交流的城市病”,于是他们便想着搭建一个平台,让青年们来交流碰撞,从中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甚至是自我和梦想的东西。
去年11月份成立的“混日子”,微信公众号已有粉丝8000多,也已开展了30多场“跨界混搭”的活动。比如“故事银行”,让青年们来这里储存故事,交换故事和带着故事的物品。留下故事,还可以兑换华侨城创意园一家咖啡馆的咖啡。
不为“五斗米”折腰但也难赚钱
吴志海是个1988年出生的男生,热爱话剧演出,但“体制外的话剧演员,很难养活自己”。因此,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广州一家报纸的发行员。和他一起组建工作室的12个伙伴,也都有自己的主业。“艺术节只是象征性地收取门票,几乎是不赚钱的。”吴志海说。而支撑他们继续做的,则是对文艺的热爱。
插画师青松的收入来源,则来自每月去一次华侨城创意集市。因为自己的信念,青松没有和任何代理合作过,他的作品只有在他的小摊上可以买到,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渠道。所以他所赚到的,也仅仅是养活自己的生活费而已。
而张鑫则是深圳长大的80后青年,他今年3月份则辞职专门来做他的“混日子”。目前并没有怎么赚到钱,因此家人都说他是在做公益。但他说,文化产业的盈利有很多种方式,最重要的是打破固有模式,因此,虽然目前没有盈利,但他对未来仍充满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