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早早泻在沙河岭上,满山苍翠披上了薄薄的金色。崎岖的山道旁长满新竹和挂着串串金果的枇杷树。上坡50米,便闻鸡鸣声不绝于耳,三五成群的黑鸡在林影间窜动,悠然自在。
“这座山是梁苗成家的自留山,他喂的是‘懒人鸡’,一万多只鸡早上喂一遍就赶到林子里,到晚上了有的鸡回圈舍,有的鸡就卧树上过夜。”城关镇沙河村支书毛礼桥告诉我们。
原来,这片八十多亩的山岭就是梁苗成的土鸡饲养基地。
养“懒人鸡”的梁苗成可是个勤快人,如今他挂了两个名头:沙河土鸡饲养基地老板和家装个体包工头。主业山林养鸡,副业是承包搞家装。
沙河沟穷,山又高,农民种地广种薄收。早年间,梁苗成夫妇和村里大多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每年除过开销,也能攒下三万来块钱收入。2011年底,俩人回来过年听到了镇政府对返乡创业政策的宣传,当时就有点心动。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父母身体又不太好,“现在国家惠农政策那么好,我们回去总能干点啥!”夫妇俩揣摩许久,最终还是选择相信政府,相信惠农政策会给他们带来福音。2012年,俩人毅然选择了回乡。
回来之后,梁苗成一时找不准路子,便跟了本地师傅学习水电安装。媳妇胡亚妮从市场上买回百多只鸡,利用山上废弃的老屋饲养。老屋在山林包围中,远离村子,胡亚妮每天早上放鸡到林子,傍晚唤鸡回窝。两口子没想到,这样放牧的土鸡拿到市场上一只就卖到上百块,单价最高竟然能卖到十三块,就这样还供不应求。
“这样放养的土鸡毛色、爪子和鸡冠等颜色都不一样,本地爱吃土鸡,而且一眼就能认出来。”
尝到养殖甜头的夫妇俩有了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适逢2013年,城关镇将中高山村作为扶贫重点,其中沙河村被列为五个重点扶贫村之一,不仅种养殖业可以给予贴息贷款,而且如果规模化养殖建标准化圈舍的话可以享受政府奖补,县上的包联单位也会倾力扶持。系列倾斜给中高山村的扶贫好政策,让梁苗成坚定了山林放牧养鸡的决心。
2013年阳春三月,梁苗成将山上的老屋腾空,半个院子圈起来做了鸡舍。细心的媳妇又买回纱网,将山边全部围起来,于是整个山岭都成了鸡的活动场。紧接着,梁苗成从四川一次性引进了杂交黑萨索土鸡仔4000只,全部投入山林放养。之后,他又陆续投放了两批鸡仔近6000余只。
“放牧的土鸡要选择适宜这里气温、对饲料要求低、抵抗力强的土鸡或土杂鸡。因为山林放养,所以也不适合选择蛋鸡品种。”别看梁苗成没有养殖经验,好学的他常常利用晚上时间给自己充电,通过网上视频学习养鸡技术。
山岭离乡邻人口集中的村子有两百多米远,没有人畜侵扰。而且树林里多灌木、竹子和桦柳树等中小林木,阳光通透,空气清新。鸡仔在夏凉秋暖的舒适栖息环境里,长势特别好。树林里的甲壳虫、蚂蚁、青虫、草籽等节省了大量的饲料不说,还弥补了单纯粮食喂养的营养不足。
当然,对梁苗成来说,最令他高兴的是这样养鸡既为他省了心,也为他省下了做其他事的时间。“我和媳妇每天早晚上山,给鸡舍打扫和放食。中午不用管,我去干装修活。晚上,有很多鸡子卧在树上不肯回来。我们怕下雨淋着,有时候会去赶,但后来发现这些鸡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娇弱,就不管它了。”
很多村里人笑他养的是“懒人鸡”!可梁苗成笑着说,懒有懒的妙处,他养的鸡之所以最后能打开销路,还就靠这“懒”字上了。“整个山岭近80多亩,面积大,嫩草嫩芽多、腐叶乱枝下面虫子多,鸡仔吃的好,漫山跑的也欢实,根本不用人操心!活动量大的鸡不但身体健康,而且鸡肉精道鲜嫩,这正是放养鸡的特别之处!”
2013年,梁苗成半年时间收回了全部成本,到年底又净赚近五万元。同时,他还得到镇政府及县扶贫局近两万多元的奖补。
找到了成功的致富秘方,梁苗成信心倍增。今年,他在经营模式上稍稍又做了调整,由原先的四个月进一批鸡仔变成每月一进。梁苗成说,如今销路不愁,仅农家乐长期供货的就有上十家。每月出货每月进货采用短期循环,一是可以降低疫情风险,二是在成本和利润上相对有保障。同时,他还和城关镇海荣家禽养殖合作社合作,利用他们的技术指导,以及油菜饼等植物饲料,减少劳动力的投入。
“今年鸡场要是挣个十来万,承包家装再挣七八万,我就心满意足了!”走下山坡,听着梁苗成的快乐心愿,再回望那一岭生机盎然的山林,也禁不住同他一样满怀欣慰了。
(通讯员 李思纯 吴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