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了还没找到工作,不用着急,现在只需动动手指上网、上微信就能得到我市人力社保局的“个性化”就业服务。昨日,市人力社保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定制服务计划网络平台正式启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只需登录重庆就业网或发个微信,就能享受由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私人定制”服务。
怎样帮助学生?
改变服务方式,上门服务
“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我市出台了多项政策,提供了多种帮扶方式,但一直存在知晓率低的问题。”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他们与部分高校毕业生座谈中了解到,60名大学生中近一半不知道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
今年我市应届高校毕业生达18.4万人。为改变这一现状,市人社局依托重庆就业网和市就业局微信公众号,开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定制服务计划网络平台。
高校毕业生只需登录重庆就业网,进入服务专区,录入并提交个人基本信息及创业意愿,系统会自动对高校毕业生的各类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发送到毕业生所在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就业信息系统中。
“不超过7个工作日,就会有专门的就业服务人员与毕业生取得联系。”这位负责人介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会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培训意愿,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项服务旨在搭建平台帮助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并不会安排工作。
如何寻找帮助?
网页、微信两平台都可以
如何才能得到就业创业的个性化服务,这个平台方便吗?
首先进入重庆就业网,点击进入定制服务计划板块,可看到登记信息、政策查询两个入口。在政策查询页面,清晰罗列了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自主创业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贴息标准,岗前培训补贴等18条政策。在登记信息页面,分为个人基本信息、求职意向、培训意愿、创业意愿4个模块,共29项内容。
此外,关注“重庆就业局”公众号,点击求职培训板块,就能看到定制服务计划入口。进入后,会出现和网站一样的登记信息页面。此外,回复“定制服务计划”,也可参与活动。
可获哪些帮助?
技能培训免费、岗位补贴
今年,主城9区,涪陵、永川等6个城市,将提供5000个公益性岗位,例如社区人力资源协管员、民政协管员等,对学子进行过渡性安置。在熟悉政府管理工作的同时,平均每月能拿到2000元补贴。
同时,全市将提供1万个见习岗位,其中80%用于离校未就业学子。通过3至6个月的就业见习,在展示自身能力的同时,每月还可获得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生活补助。如果表现优秀,还有机会留在企业成为正式员工。
此外,愿意参加培训的学子,登记后有机会免费参与岗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若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还能享受政府补贴。
(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