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张新苗:创业从种葡萄开始
  您的位置:西部创业网 > 创业故事
大学生村官张新苗:创业从种葡萄开始
来源:互联网  加入时间:2014/7/17 点击:1216

张新苗在大棚中查看葡萄的生长情况。再过不久,这批葡萄就要成熟了。 本报记者 黄丹羽摄

  去年冬天,一辆有点特别的“卖菜车”开进了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汇丰社区。这是“社区平价果蔬直销店”的第一次“试营业”。

  半年多过去,平价直销店已经由一辆流动车发展到遍布太原市30多家社区的固定直销店。既解决了农民卖菜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居民买菜难的问题。这个双赢的点子,出自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集义乡中辽西村大学生村官张新苗。

  合作社只有5户,还都是村干部

  第一次捧起葡萄苗时,张新苗的心情复杂得难以形容。“咱终于要开始创业了。”

  在当村官之前,学国际市场营销的张新苗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2007年,山西省招考大学生村官,来自农村的张新苗决定回到农村去。

  “种地你也不懂,农村又苦,你一个大学生还是上乡里去吧,能提拔当干部呢。”听到村民这番话,张新苗觉得“很正常”。“他们也是好心,但我还是想干点事情。”

  张新苗的工作从走村串户开始。通过和村民拉家常,他很快了解到,中辽西村是一个以葡萄种植为主,辅以玉米、芦笋种植的农业村。但多年来,村民种植的都是最传统的巨峰葡萄,品种单一、老化,零卖,无法形成市场。收入上不去,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也就上不去。“葡萄是本村主导产业,主产不兴何谈发展?”张新苗决定,从“葡萄”开始做文章。

  恰逢2007年7月1日国家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了鼓励创办合作社带领农民致富的政策。张新苗把合作社法“好好学了两遍”,果断决定创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他四处打听学习,跑手续、注册,2007年10月,全市第一个大学生村官合作社——清徐县新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虽然得到了领导的支持,但村民对张新苗的想法始终半信半疑。他走访了全村80%以上的农户,耐心给他们讲政策、举例子。可最终加入合作社的只有5户,“还都是村干部”。

  张新苗并不气馁。他筹集了几千元启动资金,在村委会租了一间办公室,开始给农民搞葡萄种植培训。那段时间,张新苗只要得知哪里有农业技术培训,就一定会跑去听。

  2009年11月,在一次农业技术培训会上,张新苗听说国家有“送教下乡”免费培训农民的政策。他立刻主动争取得到了这次机会,把专家请到村里的田间地头,手把手对村民进行指导。合作社的规模也借此契机由小到大,成员增加到69户。村里的葡萄种植面积从400亩发展到1600亩,辐射带动周边葡萄种植面积5000余亩。

  有问题是好事,解决问题就是成长

  从5户到69户,张新苗感到肩上的担子一下沉重了。“服务的人多,问题也就多了。但咱都得想办法解决。”

  协调水电、修建道路、筹措资金……合作社规模的扩大给张新苗带来了不少难题。“作为一个创业者,最关键的是看你如何解决问题。”张新苗说,“遇到问题是好事情。每一次解决问题都是对自己能力上的提高。”

  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农民对葡萄新品种的需求更加强烈。为了实现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张新苗决定引进葡萄新品种——维多利亚、夏黑、早黑宝。

  自己亲手种下的葡萄让张新苗有了牵挂。有时外出开会几天,回到村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葡萄长得咋样了”。

  2010年,引进的新品种维多利亚“水土不服”,患上霜霉病,成片成片地落叶,一年生的葡萄苗一下死了一半。村民着急,都来找张新苗。“村官啊,咱的葡萄咋办?”有些人甚至提出要退出合作社。“其实他们也只是说说,老百姓也知道我在努力。咱继续把事情做好就行了。”

  经历了这次损失,张新苗开始更加刻苦地钻研葡萄种植技术。如何拉长葡萄生长期,如何缩短成熟周期……如今,他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家。

  2012年,第一批维多利亚葡萄成熟上市。“看见长出来的时候很高兴,可是卖不出去就不怎么高兴了。”

  以往种植的巨峰葡萄价格低廉,每次丰收时,各地客商就会上门收购。而新品种价格提高,又不被市场认可,销路成了大问题。

  为了帮葡萄找销路,张新苗跑遍了山西大大小小的超市、批发市场。“有些客商答应先卖一卖试试,卖掉再给钱。可是老百姓不愿意。他们还是希望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既然本地卖不掉,张新苗决定“去外面看看”。他叫上几位村民,带上葡萄,向“最大的市场”进发。

  走进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张新苗的眼睛都直了。“真的太大了,太大了。”他一边在心里感叹,一边也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一是卖葡萄,二是找客商来我们这里收葡萄。”因为没有“自己人”,开拓市场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看见小客商骑着三轮车过来,张新苗就把人家拦住:“我们是山西的,看看我们的新品种葡萄吧!尝一尝,行的话你再来买。”

  因为价格较低,张新苗带去的一万斤葡萄销售一空。从那以后,张新苗在北京积累了固定客户,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市场。

  脑子要活,做事要实

  2010年年底,张新苗得到山西省委组织部提供的5万元创业资金。“专款专用”,这笔钱必须花在创业上。张新苗琢磨着,合作社是一个载体,要想继续发展壮大,还需要建一个基地。于是,张新苗用这笔钱流转了50多亩土地,开始探索一条葡萄产业化道路。

  结合以往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张新苗准备发展观光农业。他找到市里的幼儿园、学校,和老师联系,安排学生们来基地进行爱心植树、亲子游等活动。“这是一种双赢。他们接触了大自然,我们也得到了收益。”

  借助便利的区位优势,张新苗没怎么打广告,客人也络绎不绝起来。然而随着客人的增加,张新苗发现浪费的现象格外严重。“虽然事先会和他们说好,摘下来就要带走,但很多人摘下了又不想要,就随意扔在地上。”

  眼看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肆意丢弃,张新苗特别心疼。他四处寻找解决办法,最终决定用这些葡萄来酿酒。现在,张新苗的办公室里就放了一只酒桶。在去年的山西省农博会上,张新苗的手工酿造葡萄酒也大受好评。他已经准备引进设备,进行批量生产。

  除了葡萄之外,村里还栽种了部分蔬菜。看到卖不掉的菜白白烂掉,张新苗又冒出来一个新点子,建设起一个拥有200只鸡,7头猪,20只羊的小型养殖区。“动物的粪便又可以作为肥料用在地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循环。”

  就这样,张新苗“变废为宝”,拓展了业务领域。

  2012年,张新苗和另外三位村官一起成立了清徐县兴源农业有限公司,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创业模式。2013年,公司开始规划建设冷库、仓储、分拣、加工、物流、直销的产业化运行模式。目前,1200吨冷库、1500平方米加工车间正在建设,预计今年9月份就将投产运行。

  去年冬天,张新苗又冒出了开办社区平价果蔬直销店的点子。“我们拥有自己的基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张新苗说,“大学生村官和社区也比较好沟通,我们的创业项目刚好结合政府菜篮子工程,社区也愿意合作。”

  经过实地走访考察,张新苗发现,汇丰社区拥有上万居民,附近没有菜市场。他决定把这里作为流动车的第一站。

  下楼就能买到菜,让社区居民感到十分方便。“大学生村官”这个品牌也让他们放心。“在外面买一斤菜可能只有八两,在我们这买一斤就是一斤,这都是老百姓的原话。”张新苗笑道。

  看到流动车“试卖”大获成功,张新苗心里踏实了。经过几次试验,他决定在这里设立固定店面。

  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张新苗的平价直销店已经遍布了太原市30多家社区。他常常能接到社区邀请平价直销店进驻的电话。

  由于平价直销店太火爆,许多蔬菜商贩都跑去找社区负责人“告状”。“我们是个惠民工程,从基地直接拉过去肯定会便宜。”张新苗笑道,“咱的菜新鲜,又不缺斤短两,肯定受欢迎啊。”

  张新苗说创业没什么诀窍,唯一的办法是“踏踏实实”。“今年年内,争取把社区平价直销店发展到50家,再等到仓储、物流条件成熟起来,进一步降低成本,把实惠给更多老百姓。这不就是咱大学生村官能干的事儿吗?”

 









自主创业,解决就业!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免费报名,国家掏钱免费培训,结业后可享受最高400万元的创业贷款!可在本网站在线报名或致电029 — 85410152 85410155 进行咨询。

关闭窗口】    
 来源:http://www.4scy.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创业培训基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 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陕西省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创业培训基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中心动态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2009-2010 版权所有:陕西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小寨兴善寺东街69号 电话:029-85410155 Email:4scy@4scy.com
技术支持:  陕西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陕ICP备090197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