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取消和下放58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67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取消19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将82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调整或明确为后置审批。
在工商登记方面,这是继今年8月份决定将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之后的再次下放。
年内有望再改一批
这82个前置改后置审批项目涉及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与民生领域联系密切。
吉林工商局的官员介绍,对企业来说,“先照后证”可以避免企业由于没有取得许可而无法开展前期筹建,从而丧失一些市场机会的问题。在没有实行“先照后证”之前,企业如果没有营业执照,就无法开展一些前期的筹建,如没法进行相关银行开户、建设厂房,购买设备等,使得其开展企业经营的条件受阻。
前置改后置,在当前“时间就是金钱”的市场竞争中,就是为企业松绑,直接给企业的利好和红利。特别对于小微企业和草根的创业者来说,利好最大。“最简单的开个小饭店,需要的像餐饮许可证等手续很多。而这些手续办理的时间、审批的流程都比较复杂和繁琐。”
针对这一问题,此次82项中,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等项目都已调整或明确为后置审批。
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局长周石平曾透露,工商总局将与中央编办继续加快清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计划在年底前,再公布两批前置改后置项目。
这也意味着,继本次82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调整或明确为后置审批后,年底将还有一次工商登记审批前置改后置的项目发布。
后续将加强监管
文件下发之后,重在落实。
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上表示,简政放权在“为创业兴业引路、给企业发展松绑”上立了大功。“通过简政放权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直接带动了600万新增企业注册,与上千万就业人数的增长。”
而李克强也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重点解决 “会批不会管”,“对审批迷恋、对监管迷茫”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