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创业了!”当裴雨薇把这个想法告诉她的同学时,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没过多久,这名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三年级学生,正式将自己的创业团队“宁致广告”注册了公司,成了名副其实的“裴总”。
“公司去年的营业额将近50万”这位东北姑娘现在在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西安市长安南路一栋窗明几净的写字楼里踌躇满志。“这间办公室是政府免费提供的”裴雨薇告诉记者,这次华丽的转身实际上是赶上了政府简政放权,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春风。不光是提供办公场所,从2013年开始,陕西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从工商注册、创业培训等方面加强对学生依法创业、守法经营的教育、引导和服务。
人性化执法暖了创业者心
裴雨薇原本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去年她就收到了英国一所知名大学的Offer,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最终选择了放弃。“创业者都是偏执的,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来实现自己价值,就不应该半途而废”。很快,裴雨薇的新公司在学院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登记注册,在公司诞生不久,这位初出茅庐的姑娘遭遇了创业路上第一个温馨的小插曲。
公司创立之初,人手和资金都非常紧张。为了方便公司正常纳税,裴雨薇请了一家“代帐”公司代理缴税。2014年10月,裴雨薇接到公司所在地税务所的电话:“公司没缴纳上个月税费”。“我们一直都提前预留好应当缴纳的税费,怎么可能会欠税?”裴雨薇焦急地思索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随后,她了解到是由于“代帐”方的操作失误,耽搁了自己公司正常缴税。
“纳税是我们的义务,这也关系到公司的信誉”裴雨薇火急火燎地赶到公司所在地税务所,向税务人员讲明了缘由。在得知她是大学生创业者后,结合具体情况,税务所当即决定减免滞纳金。这个细节让裴雨薇心里感到暖暖的,随后,她了解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中出现的轻微违规行为,减免处罚。这件事也让她更确信自己正在从事的是一项有价值的事业,“一路走来,家人、学校,还有政府都在包容,鼓励我的创业,没有理由不做好”。
经过一年的运营,公司从最初的“单枪匹马”发展到了10人的团队,现在,他们又看准了又一个新的网络创业项目——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兼职介绍服务。如果不出问题,她会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获得50万元的西安市大学生创业贷款,那将会是新项目“社团人网”的首轮启动资金。
依法创业才不会吃哑巴亏
和在象牙塔里有老师贴身指点、一路顺风顺水的裴雨薇不同,24岁的彭园金创业经历稍微有些波折。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后,身上一股子闯劲的他忍受不了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辞职和同学合伙在西安市南郊一个嘈杂的城中村里开了家体育用品店。“现在注册公司条条框框少了很多”,他顺水推舟给自己的公司“纵腾体育”办理了“准生证”。在他看来,这个名正言顺的“身份”至关重要的。
“跟结婚一样,必须让公司有个信誉证明”彭园金告诉记者,公司如果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会丢掉很多“大单”。他们公司经常跟学校等单位合作,“合作方都有严格的财务审批制度,如果我们连正规的发票都开不出来,交易就无从谈起”。除此之外,注册了公司就意味着有了独立的法人地位,彭园金说:“我们搞个体经营的进货时最怕买到了假货,有了法人资格才不会在消费维权的时候吃哑巴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资金问题是创业者永远绕不过的问题,也是大学生创业中法律风险的高发地带。彭圆金想把公司做大,“贴自己的牌子”,却拿不出足够的钱,他只能再次寻求政府的援助。他曾为大学生创业贷款前前后后往相关部门跑了很多趟,但是尽管公司注册地在西安,他的户口却还在老家安康平利,繁杂的手续也让他望而却步。
4月9日,他再次来到建工路的西安市人社局,被告知“贷款资金出现紧张”。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彭圆金,现在申请大学生创业贷款的创业者很多,但很多人贷款之后却恶意拖欠到期不还,“人社局正打算去法院起诉这些人”。“创业本来是人生的亮点,却因为违法变成了人生污点,这实在不值得”彭圆金抓紧筹备创业计划书、贷款手续的同时,也在重新谨慎地评估自己创业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能的法律后果。
大学生创业法律服务在跟进
像裴雨薇和彭圆金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普遍活跃在陕西省的各大高校。从社会到高校都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并积极提供政策支持。一些在高校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律师,越来越感觉到,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依法创业、守法经营的教育、引导和服务。
“大学生创业除了需要资金和场地,还需要专业的法律服务”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赵小东律师在从事大学生创业培训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初次创业者不仅没有吃透公司注册、税收等法律法规,对法律合同的风险、股权股金分配更是没有概念,“这为创业埋下了隐患,万一出事了,对创业者来说是一种人生打击”。
除了要吃透法律,研究法律,赵小东律师还认为,创业对于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不强的年轻大学生来说是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我们应该包容学生在创业之初肯的失误和挫折,引导他们遵法守法用法。“省工商2013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对高校毕业生在经营活动中出现的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疏导为主,实行首违不罚原则。”省工商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处尹繁军介绍,工商部门在加强宽进严管的同时还积极为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提供法律服务。就在去年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田中智亲自带队到西北大学开讲座,为在场的200多名大学生创业积极分子进行公司注册相关流程、手续和法律法规的培训。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西安市正在实施一项规模庞大的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该计划将在创业培训、资金支持和税费减免等方面为大学生营造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这项计划力争在2017年底,实现大学生创业培训2万人、小额担保贷款7亿元、引领10000名大学生创业、表彰20名大学生创业明星。
(记者 程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