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上学,一边做设计总监。西安美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杜浩宇还没有毕业,就开始了创业。6月28日开始,他向公司请了3个月的假,带着团队全国奔波,参加了27场创业比赛。
公司里他是创始人之一,早在大一的时候,他就组建了团队,一步步发展,直到建立公司,25名员工分布在全国。
虽然还没有拿到天使投资,但是杜浩宇与他的创业小伙伴们还是斗志昂扬,对未来充满憧憬。
新快报记者 刘子珩
“我不是为了比赛去比赛”
最近,杜浩宇对考研有了新的看法。就在几个月前,他还觉得考研比创业重要,如果两者选其一,他还是会去读研。但是现在,他产生了疑问,即便读了研,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吗?
他是学设计的,一个同样是学设计的表哥告诉他,这行是碗青春饭,30岁以后再想熬夜做设计稿就难了,能就业得趁早就业。
对于工作,杜浩宇还是有信心的。就业方面,他有过在一家4A广告公司实习的经验。另外,他已经是公司设计总监,并在各个创业大赛上拿了多次奖项。
杜浩宇报名的创业比赛,北到辽宁,南至广州,东抵天津,西达西安,这些早已让他忙碌不已。
如果是学校带队的,由于经费足够,杜浩宇的团队通常会有3人前往。一些学校不参与的比赛,由于只能报销一人的经费,杜浩宇团队会多一人同去。作为创业团队,他们还是严重缺钱。
创业比赛上,一个项目需要招风险投资时,会由评委老师估计项目的可行性有多少。但事实上,这些比赛本身即便获奖,也很难真正招到风投关注。
杜浩宇对创业比赛的内容本身并无兴趣,“我不是为了比赛去比赛,这些比赛对创业公司没有太大的作用,我是去学习东西的。” 杜浩宇不是比赛上了瘾,而是看中了那里的资源,是一个社交与学习的场合。
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如何迅速把自己宣传出去是一件重要的事,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意味着潜在客户就越多。
在7月份一次去顺德的活动,杜浩宇对一个企业家直言,对方的企业logo太难看。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就是这句话,让杜浩宇的公司接到了为这家企业设计logo的活。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参加创业比赛,他的公司得以与天津的一家公司合作道路偏向系统报警器,与北京的一家公司一起做消防文化推广。
卖八宝粥结识创业伙伴
杜浩宇1993年出生,湖南株洲人,从小学习并不算拔尖,中考时他的成绩是5个C,由于是艺术特长生,得以进入了省重点高中。
他的能力体现在成绩之外,2010年一次全国发明大赛中,他与同学一同研制的“铲雪融雪化冰机器人”,以及他独自发明的“汽车自动入位装置”都拿了金奖。
进入大学后,由于家里困难,他的学费、生活费很多时候要靠自己挣。他在宿舍卖八宝粥,在学校门口贴膜,还是承接了学校的社会实践项目。学校会组织一批学生团队参与这些项目,一般是两个团队,相互竞争,做得好的团队将会获得项目分成。由于杜浩宇曾经的经历,他在大一就进入了这些团队。
与创业小伙伴相识,是在一次去供货商那进货的时候,他在卖八宝粥,学长闫浩卖泡面,学姐罗裴琳卖辣条。三人谈话,志趣相投。此后,在学校组织的创业比赛中,三人又碰面,慢慢走到了一起,组成了固定的团队。
团队越做越好,接的活儿越来越多。当有些企业希望他们能提供发票时,他们犯了难。闫浩提出来,干脆成立公司。顺理成章,他们去工商局注册了。
公司逐渐起步,但是罗裴琳因为考研成功,退居二线。新的核心团队成员吸收了湘潭大学的陈雨阳。
创业比赛也承担了公司招人的作用,在不久前株洲的一次比赛中,当别的选手介绍自己的时候,杜浩宇的开场白却是:“我是来招人的。”
不太看好大学生创业
杜浩宇所在公司的25个人,并不是都在西安,而是分布在全国多个省份。8月份,他来到顺德参加青年创业大赛华南赛区挑战赛。比赛前一天,他发了个短信,告诉顺德的同事,“希望明天能一起并肩作战”。
去重庆,回湖南,到广州,他的“战友”遍布各地,使得处处都成了比赛主场。
自称有心机的杜浩宇,并没有打算在创业一条路走到黑,他准备着考研,也做了就业准备。公司每年都会安排员工去沿海培训,他去学过管理,也在4A广告公司干过。
西安美术学校有创业的传统,这几年在创业热潮下更是鼓励学生创业。对于大学生创业,杜浩宇不太看好,因为缺乏启动资金,失败的占大多数。
不过,也有他看好的项目。湘潭大学一个给大学生卖正装的创业者,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用的是加盟店的方式,有了好几个分店,专门为大学生服务。虽然比赛评委觉得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应该把店开在网上。“但是他忽略了一个细节,正装是一定要试穿的。”杜浩宇觉得评委老师的话很业余。他也明白创业是否能成功,并不是由比赛结果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