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记者来到王家墩办事处白家峁村泉则自然村的延利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淳朴干练的合作社创始人——武智林夫妻俩和村民们正在忙着装菌袋,这对“80后”大学生夫妇辞去城市安逸的工作,返乡种起了香菇,凭着勤劳和智慧开启了一条创业大道。
大胆尝试“窑洞香菇”
大学毕业后的武智林从事过建筑行业,但他一直向往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在一次和朋友的闲聊中无意了解到了香菇种植。“府谷从来没有种植香菇的历史,村里人也不敢尝试,市场上的香菇大都是从河北等地运过来的,回来都不新鲜了。”为了能让当地人吃到新鲜的香菇,他毅然去榆林、河南等地学习了香菇种植技术,并得到妻子的大力支持。“回来后我就买了2000个菌棒开始着手实验,起初没有闲置的场地,也不确定能不能种植成功,就将家里废弃不用的2个旧窑洞充分利用起来,作为生产香菇的厂房。”
一开始村里人并不看好他种植香菇,但别人越不理解,他就越要干出一点成绩。“种植香菇最重要的是菌棒,其原料来自洛川黄陵一代的苹果树,因为那里的果树糖分、酸碱度等都适合香菇生长。虽然本地的树木也可以种植,但香菇只能长一茬。”武智林告诉我们,养菇是件辛苦的事情,生产香菇的窑洞对温度、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温度不能超过25、26度,还要及时通风换气,确保菌棒不被杂菌污染,尤其是天冷的时候给菌棒注水,水会顺着衣袖往下流,整个棉袄都会湿透。
在武智林的坚持下,菌棒顺利出了菇,半年后,每个菌棒平均长了5茬,产量近5000斤,香菇投放市场也得到了各商户和百姓的赞许。第一次实验就成功了,这让武智林信心满满,并将香菇种植转移到温室大棚里。
“小窑洞”到“大棚”的跨越
“目前就有这4个大棚,后期还会进一步扩大规模。”武智林带我们来到自己搭建的大棚里,木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许多菌棒,菌棒上长着大大小小的香菇,长势喜人,几个工人正在忙碌地采摘着新出的菇。“采摘香菇要根据菇的个头、外形、品质,分类采摘,采摘的时机也颇为讲究。首先要看香菇有没有‘开伞’,如果菌褶已经露出,像打开了的一柄伞,就要马上采掉。即将‘开伞’前采摘下来的香菇是最好的,‘开伞’时间过长,菌褶过多的菇,就只能烘干做干香菇了。”
比起窑洞里种植,温室大棚的优势显而易见,棚架式摆放既节约用地又便于管理,冬季气温低,大棚里可以控制温度,提高产量。
“我们采用的是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南菇北移’、‘一村一品’。”武智林说,目前4个大棚共有21000个菌棒,平均每个月的产量近6、7千斤,产出的香菇以每斤7元的批发价出售给各酒店和批发商,收益还是很客观的。
谈到未来的发展,武智林说,接下来他将自己接菌种、做菌棒,把技术引进、推广和创新作为重点,保证食用菌的安全、健康,全力打造绿色无公害食用菌品牌,也希望村里更多的人通过合作社,从事食用菌生产,使小小的食用菌成为致富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