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60万袋香菇苗正静静地躺在淅川县厚坡镇王河村120个出菇大棚里“休养生息”。再过一个月,这些孕育着旺盛生命力的菌苗就要“生根发芽”,肩负起全村110户贫困户的脱贫重任。
香菇大棚的主人,是一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夫妻。妻子孙君莲是九重镇孙营村一名农家女孩,海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乡创业当农民;丈夫杨森长在淅川县城,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项目经理,后来“妇唱夫随”跟妻子扎根农村,演绎了一曲现代版的《朝阳沟》创业故事。
小作坊里开启创业路
王河村是国家级贫困村,全村762户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292户。“2009年研究生一毕业,我就说服丈夫辞去城里的高薪工作,怀揣着创业梦想,双双还家。”9月18日,在香菇棚忙碌一天的孙君莲,拭去脸颊的汗水,打开了艰难创业的话匣子。
刚开始四处碰壁。父母苦口婆心劝说不成,断掉了他们的经济来源;乡亲说他们上学上傻了,放着城里的好营生不干,回农村自找苦吃。“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也没打算回头。”孙君莲倔强地说,“我相信自己学到的技术,一定能在农村创造出一片新天地,让穷苦的乡亲过上好日子。”
东拼西凑,夫妻二人终于购买了一台生物发酵罐,开始了液体菌种栽培生态高效黑木耳的研究和实践。一个用石棉瓦搭成的12平方米的简易棚,成了他们的家兼创业小作坊。
由于缺乏经验,菌袋受感染,当年种植的两万袋仅有200袋长出黑木耳,几乎血本无归。“创业总是要交学费的。”孙君莲夫妇没有气馁,再接再厉,终于在2010年收获了5万袋黑木耳,掘到第一桶金。
“大企业”中实现扶贫梦
用液体菌种栽培黑木耳,这是个新技术,夫妻俩的成功吸引了邻里乡亲都来学技术。相邻的西峡县是香菇种植大县,慕名而来的种植大户,还希望能将新技术移植到培育香菇上。
这为孙君莲夫妇打开了一条新思路:种黑木耳受天气影响大,风险较高;种香菇只要建好大棚,温度湿度都可控,简单易操作,能带动更多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于是,2012年,孙君莲夫妇成立了淅川县君之森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注册淅川县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小作坊开始向“大企业”转变。
要转型发展扩大规模,资金是“拦路虎”。一筹莫展之际,淅川县政府和淅川农信联社送来了“大礼包”:鉴于合作社吸纳了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加入,将提供300万元的贴息贷款。
“以前农信社给小微企业贷款的月利率为9.6‰,如今实施产业扶贫助力贷,农信社把月利率降为6.45‰,同时县财政再给予3‰的贴息。”淅川县农信联社理事长韩秀田说,“300万元的贷款,每年可为企业省去近20万元的利息。”
如今,公司拥有4项国家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是我省唯一一家液体菌种技术研究成功并批量生产的企业,欣欣向荣的香菇扶贫产业基地拔地而起,采用“反包倒租”方式免费租给110家贫困户,每个大棚年收益不低于1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投入5000万元,建成可种植食用菌500万袋规模的产业基地,带动2000人脱贫致富。”站在香菇大棚里展望未来,孙君莲和杨森信心十足。
记者杜君马涛丁新科本报通讯员高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