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永寿县现有大学生“村官”18名。工作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为总原则,设身处地着想,真情实意关爱,着力在“解疑释惑、解难帮困、解忧消虑”上下功夫,努力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指导、服务和帮助,使这支队伍保持了稳定、得到了锻炼、发挥了作用、树立了形象。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实行三级谈心,提供思想帮助,让大学生“村官”的信念立起来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信念与生活的碰撞,是大学生“村官”来基层后遇到的第一大困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实行三级谈心制度,积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思想帮助,让他们“放心、安心、顺心”地投入工作。
一是县委主要领导走访慰问个别谈。利用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县委主要领导深入村组走访慰问大学生“村官”,面对面进行思想交流,并郑重承诺:一定把大学生“村官”当自己的家人一样来看待,一定把大学生“村官”当作自己的干部一样来对待,一定对每个大学生“村官”的前途有担待,从而使他们消除了顾虑、坚定了信念、鼓足了干劲。
二是县委组织部定期开会普遍谈。县委组织部坚持每两月由部长主持召开一次座谈会,与大学生“村官”们谈人生、谈理想,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并邀请优秀选调生现身说法,让大学生“村官”明白,从党的事业需要的高度看,到农村基层工作是时代所需、大势所趋;从人生价值的角度看,到艰苦的地方经风雨、见世面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使他们进一步坚定了扎根基层、奉献“三农”的信念。同时,通过开通大学生“村官”热线电话,设立组织部长信箱、制作联系卡公布部长和科长手机、发送手机短信、建立永寿县大学生“村官”QQ群等多种方式,实现双向沟通“零距离”。
三是乡村随时随地及时谈。乡镇主要领导和村组干部,随时随地和大学生“村官”谈发展、谈工作,了解想法打算、掌握思想动态,及时释疑解惑、打气鼓劲。去年10月份,针对1名大学生“村官”思想波动较大的情况,镇村和部里层层出面、级级挽留,最终使其得以安心工作。
二、实施三方关爱,提供温暖服务,让大学生“村官”的心里热起来
人地两生、条件艰苦,是大学生“村官”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又一大难题。我们设身处地为大学生“村官”着想,明确提出让关心和服务无处不在、无缝对接。
一是政治上关心到位。县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三个优先”:即,对经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优先发展为党员,优先推荐先进,优先提拔任职。并决定三年聘任期满后,县上将直接录用优秀大学生“村官”为事业单位干部,对其中特别突出的,直接提拔为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结合任期半年考核情况,我们已将4名考核合格的中共正式党员大学生“村官”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对两名预备期满党员及时转正。
二是工作上帮助到位。实行乡镇领导、选调生、包村干部、村组干部“四位一体”的逐级指导、逐级负责工作机制,从工作思路措施到工作方法技巧,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全程指导和帮助。通过编印《大学生“村官”工作手册摘编》,订阅《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手册》、《农村实用技术读本》、《当代陕西》、《新农村建设》等方式,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和理论参考。
三是生活上照顾到位。去年9月大学生 “村官”一到岗,由部长带队,逐人逐村为他们送去生活费、资料,组织部明确专人,以最快的速度为他们办理户口、党组织关系、学籍档案、医疗和养老保险等相关手续。并将18名大学生“村官”统一安排到乡镇机关食宿,为任职村距乡镇机关较远的购买了自行车。县委组织部还设立了大学生 “村官”接待办公室,提供临时宿舍,方便他们来城办事。建立大学生“村官”健康档案,实行大学生“村官”定期体检制度。今年6月份,对大学生“村官”体检时,发现“村官”赵朋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县委出面协助其住院治疗,并积极组织号召捐款,共计为其捐款42150元。同时,协调县医保中心采取先预借再报销、边看病边报销、药品种类不受任何限制、报销额度由65%的比例提高到75%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为其提供就诊条件。县委组织部还积极与县民政局协商,帮助赵朋申请大病救助,将其列入大病救助范围。
三、采取三种形式,提供多维培训,让大学生“村官”的翅膀硬起来
技能欠缺、底气不足是大学生“村官”初到村上任职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采取 “派”、“选”、“带”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锻炼。
一是“派”出去学。依托我县苏州农村干部学院人才培训基地,分批派8名大学生“村官”到发达地区学习培训,促使他们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积极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系,对全体大学生“村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农村基本政策、农村工作领导艺术以及实用种养植技术等培训,并选派大学生“村官”参与县上涉农部门组织的果园管理、畜牧养殖、中药材种植等培训。
二是“选”上来学。结合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能力特点,去年严冬农闲时节,将18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召回到县直18个涉农或综合部门,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顶岗学习,既宣传了大学生“村官”、争取到了支持,又让他们熟悉了党的涉农政策,增长了阅历,结交了朋友,架起了派驻村与县直部门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三是“带”起来学。建立“一带一”制度,乡、村两级确定专人与大学生“村官”建立帮带关系。由所在村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带领大学生“村官”参与制定村级发展规划、主导产业开发、扶贫帮困等农业农村工作,言传身教,压实担子,帮助他们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聘用全县十佳“村官”担任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辅导员,通过电话联系、当面指点等方式,及时为他们“支招”。
四、创建三个载体,提供干事舞台,让大学生“村官”的手脚放开来
怎样推动新农村建设,怎样和群众打交道,怎样干出实绩树好形象,是大学生“村官”工作中感觉最难、反映最多的问题。我们通过创设载体、搭建平台、强化宣传的方式,让他们有方向、有舞台、有成就。
一是贴近“三农”办实事。开展以“帮助村上制定一个规划、扶持一个产业、培养带动一批农民、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辅导照顾一批留守儿童、帮助村民办一些实事好事”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定位、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着力点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来自西安的李艳担任监军镇民丰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后,舍去“城里娃”的娇气,与村干部一道研究制定全村发展规划,对果农和返乡农民工进行培训,悉心照顾五保户张青云和12名留守儿童,赢得了全村干部群众的好评。
二是搭建平台促创业。采取县管党费、人才经费拨付一部分、镇村自筹一部分和大学生“村官”贷一部分的资金筹措模式,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引导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今年我们投资16万元建立了两个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其中常宁镇袁家村大棚蘑菇基地,由镇村负责无偿提供土地和技术指导,县委组织部出资建设基础设施,交由3名大学生“村官”负责经营大棚蘑菇产业,预计年收入140万。通过建基地带头创业的亲身实践,大学生“村官”吃了许多以前没有吃过的苦,也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有学到的东西,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在驻地及周边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后每年我们将对参与经营的大学生“村官”轮训一次,所得盈利全部用于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基金。
三是典型带动树形象。在部内组工信息上开设了“大学生‘村官’”专栏,在永寿党建网开设“大学生‘村官’之窗”,及时总结宣传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好做法、新亮点。《陕西日报》、《党建论坛》网先后对我县两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宣传报道,不仅让做得好的大学生“村官”有成就感,让其他大学生“村官”学有榜样,而且让全县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更加关注他们的成长。